汶川地震三周年给安防业带来重要启示和动向 |
发表时间:2011-5-28 |
时间:2011-5-12 10:36:47 来源:中国安防网 四川特大地震灾害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安防智能科技面临的新任务 大灾过后,痛定思痛,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问一问:这场灾难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安防科技、安防产业应该如何发展?平安建设的真实含义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真正为百姓带来平安?胡锦涛总书记6月24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关于防灾减灾问题的部分讲话:我们必须把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从长远看,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强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为科学预测和预防自然灾害提供理论依据。 二是要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在完善现有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海洋、环境等监测站网的基础上,增加监测密度,提升监测水平,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建立灾害监测—研究—预警预报网络体系。 三是要深入研究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灾害和生态环境、灾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开展全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加强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发,强化应对各类自然灾害预案的编制。 四是要加快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防灾减灾高技术成果转化和综合集成,建立国家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国家和地方灾情监测、预警、评估、应急救助指挥体系。 五是要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将依靠科技建立自然灾害防御体系纳入国家和各地区各部门发展规划,并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国民教育,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纳入全社会科普活动,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 六是要围绕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灾害防治工作中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既学习国外的有益经验和先进技术,也对人类社会共同防灾减灾作出贡献。 胡锦涛同志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六项重要指示高屋建瓴,寓意深刻,切中要害,对公共安全工作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特别是第二、三、四、六项对我们安防行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认为安防行业是以发展我国安防科技为己任的新兴朝阳产业。从大安防的理念出发,防灾减灾,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对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响应与处置,也应该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为安防行业要切实树立“大安防”的理念。 安防行业的发展呼唤构建现代安防文化 1.新时期、新阶段“安防文化建设”的提出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制定了《“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北京市制定了《2007-2010年北京市安全文化建设纲要》。“安全文化建设”的问题被提到了全社会面前。 2.现代安防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1)综合安防理念的确立 综合安全的理念: ①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人人安全,人身安全,心理安全; ②以民为本的安全理念,时时安全,事事安全,处处安全; ③以生命为本的安全理念,环境安全,生态安全。 综合防范的理念: ①综合防范的基本手段; ②综合防范的基本要素; ③人的因素在综合防范中的主导和关键作用。 2)国家层面的安防文化建设,包括:安防法律法规,安防道德规范,安防产业政策,安防科技创新,安防标准体系,安防合格评定,安防科学研究,安防知识等。 3)行业层面的安防文化建设,包括:安防行规行约,行业自律,安防产业结构,安防市场秩序,安防行业发展战略,行业科技创新,安防用户需求,服务规范,安防咨询培训,安防舆论宣传。 4)企业层面的安防文化建设,包括:安防企业的安防理念,企业社会责任,安防企业的质量意识,企业服务品牌,安防企业的诚信教育,员工职业道德,安防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 5)公民的层面的安防文化建设,包括:安全意识,安全行为方式,安防知识,安防技能,安全责任,安全道德。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急需现代安防文化的支撑 1)安防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以人为本的综合安防的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元素。 3)我们所倡导的现代安防文化,与“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
·下篇:没有了 ·返回:上一页 |